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郭北晨
“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3月26日,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首个科普基地在郑州宝龙广场正式挂牌,这也标志着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在推动“以防为主、防救并举”方面迈出坚实一步。
河南省应急救援科普基地是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在单位会员河南爱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设立的集应急安全普及、应急技能培训等为一体的科普培训基地,旨在“丰富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锤炼专业作风、培育专业精神”,有效提升全民应急处置能力和综合素养,重点培训培养应急人才队伍。
“科普基地所在宝龙广场属于人员密集场所,针对基层工作人员加强安全培训教育十分必要。”河南爱诺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林征接过牌匾,认为这既是光荣,更是一份重任,“我们将结合场所特点,有针对性地推出一系列应急科普活动,向公众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技能。”
重大灾害事故往往源于微小的风险,当基层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足够强大,风险就能被及时发现并消灭于萌芽状态。
“作为社会应急力量,将科普基地建在基层一线,是预防和减少灾害损失的有益探索。”省应急救援协会会长陈水全说,下一步,协会将持续加大科普基地建设力度,深入社区、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公益宣传,增强全社会应急意识和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人民防线。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截至2022年9月,全国社会应急力量共计2300余支、骨干救援队员4.9万余人。他们发挥覆盖面广、贴近基层、组织灵活等优势,积极开展灾情报送、生命救援、灾民救助、疫情防控和科普宣教等工作,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河南省应急救援协会长期参与各类灾害事故救援,是专业救援力量的重要补充。此次应急救援科普基地挂牌成立,希望协会能够将其打造成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的第一道‘堡垒’,为增强基层防灾减灾能力提供坚强保障。”省文旅厅原副巡视员潘进军表示。
仪式结束后,省应急救援协会培训师杨康现场向宝龙广场部分职工普及了螺旋包扎、8字包扎、头部帽式包扎等院前急救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