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内户外运动蓬勃发展中事故剧增,户外救援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主题。鉴于此,2011年5月6-8日,由绿野户外救援队倡议,部分户外救援机构代表在北京军都山滑雪场召开“首届户外救援研讨会”,与会代表针对户外救援的概念、动因、启动条件、基本流程、救援分类、技能与装备、救援机构发展方向、经费管理等八个方面问题展开充分、深入讨论,初步达成以下共识:
(一)户外救援的定义:户外救援,是指在野外、非景区环境下,救援机构对从事娱乐或生产活动的人员进行的搜、救、援行为。特殊情况下的景区救援也视同户外救援。
(二)户外救援的动因:出于对生命的尊重,救援机构产生救援的热情。当公众遇到极限环境或自身不可能克服的困难,可能或已经出现机体上不可恢复性的损伤时,救援机构应当启动救援。
(三)救援启动的条件:救援机构一旦获得求救信号,即视为救援启动。救援启动后,救援机构根据求救者提供的信息选择适当的救援模式。
(四)户外救援的基本流程:一次完整的户外救援包括获得求救信号、选择救援模式、实施救援、救援结束等四个阶段。
(五)户外救援的分类:根据地质地貌的差异性,户外救援分为山地救援、戈壁救援和水上救援,其中,山地救援还可分为低海拔救援、高海拔救援和洞穴救援。
(六)户外救援机构和人员的技能和装备要求:户外救援机构和人员应当具备生存技能、通过技能、搜索技能、医疗技能、转运技能、通联技能等六大技能,应当配备与六大技能相对应的个人装备和团队装备。
(七)户外救援机构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户外救援机构根据自身事业发展规划,致力于以下业务:自我培训,救援,社会培训,组织与协调救援力量,定期分析研究户外救援案例,参与制定行业规范等。
(八)户外救援机构的经费管理:户外救援机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取得经费支持:培训/合约服务,品牌营销,讲座,赛事服务与保障,以及赞助、捐赠、捐助等。经费使用应当坚持节俭、效益、透明原则。
参会人员(排名不分先后)
壹基金救援联盟建设部主任 杨立生 新疆小羊军团山友救援队代表 库尔班 绿野救援队技术培训顾问 宾宇丹 燕捷野外生存俱乐部总经理 朱燕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宋 彪 北京指南针汽车俱乐部总经理 李卫东 绿野救援队队长 吕忠洪 星光志愿者协会救援队负责人 谢海山 北京师范大学登山队队长 刘 刚 绿野户外网CEO 肖金戈 河南户外救援队永城分队队长 左小亚 河南户外救援队周口分队队长 张俊伟 |